8月11日19时30分左右,北京城区出现冰雹。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研发的“全国强对流服务产品加工系统”提前30分钟识别出冰雹信号,于19时提取出冰雹即将发生的区域,并全自动制作出区域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每6分钟滚动更新的冰雹预警产品。标志着在攻克全国范围强对流预警业务这一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我国强对流预警还停留在实况监测和潜势预报阶段,即在某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段里、某个地区可能会有对流天气的发生,不能针对公里级区域进行强对流预警。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分钟降水与强对流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团队,联合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团队,分别从研究成果业务转化和技术研究两方面联合攻关,共同研发了全国强对流服务产品加工系统,7月2日正式业务运行。
该系统运用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能够快速和智能化地监测预警强对流天气。就冰雹预警来说,通过机器学习,该系统能清晰地分析出雷达回波上的冰雹特征,从而更好地识别冰雹云,并推算出其移速和移向,给出冰雹可能的影响范围。系统可以判断出未来30分钟内强对流天气发生和影响的区域,预测产品的区域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每6分钟滚动更新,可提前10分钟至30分钟预警。
目前,公众可以通过中国天气网查看全国强对流天气监视产品,该预警产品还将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对接,进行试点发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同时正在对接多家国家级的专业用户,为各行各业的强对流灾害预警、预防、风险评估和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支撑。(来源:中国气象报社)